健康热线:

0551-65255555

合肥长淮中医院主治什么病,有一种痛叫“妈妈手”

发布日期:2024-04-16 16:34:08 阅读:0

很多妈妈,在抱小孩、提重物、干家务的时候会莫名其妙地感觉到腕关节桡侧疼痛,有时候只是做轻微的伸、屈、捏、握都会感到疼痛不舒服。

 

注意了,你很可能是遇上了“妈妈手”!

 

▶什么是“妈妈手”?

 

“妈妈手”是一种常见的腱鞘疾病,又称狭窄性腱鞘炎。你可能没听说过腱鞘炎,但是手腕上、指关节鼓起软软的小包包的经历很多人都有过,这就是医学上说的腱鞘炎。当然,还有朋友说“我的不是小包包了,已经是很硬的小包块了。”这已经是腱鞘炎的下一个病程了,学名叫腱鞘囊肿。由于这种病多发于经常带娃、做家务活等手腕频繁负重的妈妈群体,因此通常把这类病症称为“妈妈手”。

 

 

但是,“妈妈手”不只是妈妈群体会“中招”,还经常发生在需要用到大拇指力量,长期、重复性地进行一个动作的工作者身上,如:经常做手工活、练习乐器及过度使用手机、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年轻人等。

 

▶如何判断是否得了腱鞘炎?

 

如果你有以下症状,当心得了腱鞘炎。

 

1.屈指不便,尤以早晨最为明显,但活动几下即见有好转。

 

2.患处有局部压痛和硬结。

 

3.严重时可产生弹响,患指屈而难伸或伸而不能屈。

 

4.在桡骨茎突部(手腕关节处)有疼痛、压痛和局部性肿胀,有时可触及硬块。

 

5.患处活动困难,稍微用力就疼痛难忍,严重影响生活与工作。

 

▶哪些原因会引起腱鞘炎?

 

1.劳损积累。手指劳作过度,频繁伸屈,积劳伤筋,屈指肌腱在骨性纤维管内受到反复摩擦挤压;或长期用力握持硬物,骨性纤维管受硬物与掌骨头的挤压,致使骨性纤维管发生局部充血、水肿。 

 

2.受伤。肌腱、腱鞘部位遭受暴力侵袭,导致肌腱、腱鞘受到急性损伤,出现充血、红肿等情况。 

 

3.频繁动作。对于长时间重复同一动作的工作者而言,长期反复地进行某些动作,如:敲击手机屏幕、使用鼠标和键盘等,也会导致腱鞘炎产生。

 

4.其他疾病引起。先天性肌腱异常、骨关节炎、一些免疫性疾病、感染等,都会造成腱鞘充血、水肿及渗出增多,反复损伤。这些疾病长期不愈,会引起肌腱和腱鞘发生慢性结缔组织增生、肥厚,继而引起腱鞘炎。 

 

▶如何治疗腱鞘炎?

 

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:保守治疗、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。但通常以保守治疗为主。

 

 

1.保守治疗:在发生腕管综合征或腱鞘炎反应的急性期,当感到疼痛肿胀及灼烧感时应停止工作,让手部处于休息的状态,用冷敷、电疗等方法,减少肿胀及疼痛。进入慢性期后,除休息外,应注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。为了防止因炎症引起的活动受限、肌肉萎缩,应进行适当的手部及腕部运动。

 

中医治疗腱鞘炎也有很好的疗效。病变较轻的患者可以尝试外用中成药,外敷中药、艾灸等。病变较重的患者还可配合冲击波、针灸、针刀治疗,一套“中医组合拳”下来,基本就可以明显缓解不适症状。

 

2.药物治疗:口服非固醇类抗炎药,局部可在鞘管内注射含有固醇类药物进行封闭治疗。

 

皖ICP备17025214号-1 | Copyright by©2023合肥长淮中医医院信息中心版权所有